強化制度保障 聚焦主責主業 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內部審計力量
2023年1月12日召開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侯凱審計長深入總結了2022年及過去5年審計工作的實踐經驗,科學謀劃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新時代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為內部審計指導監督工作指明了方向。廣大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自覺站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全面依法履行職責,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內部審計力量。
提高政治站位 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體現新時代要求
(一)全面認識內部審計是審計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是對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成功實踐的深刻總結,是對執政黨執政規律和國家治理規律的深刻把握,對于黨在長期執政條件下推進自我革命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力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形成了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各類監督貫通協調的新格局。審計作為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專司經濟監督,在制約和監督經濟權力運行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內部審計作為審計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存在和作用于各領域、行業、部門和單位,具有“離得近、看得清”的獨特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要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指導和監督,調動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的力量,增強審計監督合力。審計法也明確要求,被審計單位應當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領導,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實踐證明,內部審計工作越有效,其所在部門單位出現違法違規問題和績效低下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小,內部審計在推進單位經濟決策科學化、內部管理規范化、風險防控常態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ǘ┤媛鋵嵏哔|量發展要求服務于中國式現代化需要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必須堅持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內部審計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發展也應當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內部審計履行好新時代職責使命,更好服務于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實現自身的高質量發展,應當成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發展的主軸。新時代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是內部審計所需人力、技術、資金等要素投入產出比率高,資源配置效率優,內部審計成效顯著,能夠更好滿足組織治理需要,推動所在組織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有機統一的可持續發展方式。推進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不僅要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過程和結果的全面質量管理,實現提質增效,還要促使內部審計從“有沒有”向“好不好”“優不優”的發展轉變,依靠內部審計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豐富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的內涵,促進組織完善治理、實現目標,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ㄈ┤娼∪h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領導體制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最鮮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優勢,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的最高原則。堅持和加強黨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既是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要求,也是貫徹審計法“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審計工作的領導”的要求。部門單位應當切實從體制機制上全面落實黨對內部審計工作領導的要求,建立健全黨組織、董事會(或主要負責人)直接領導內部審計的體制,加強對內部審計重大工作的頂層設計、統籌協調和督促落實。加快建立總審計師制度,協助黨組織、董事會(或主要負責人)管理內部審計工作。內部審計機構要將黨組織的意圖貫穿審計計劃、審計實施、結果報告、整改問責等全過程各環節,嚴格執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年度內部審計計劃、實施方案、違規事項處理、審計發現問題整改等重大事項要向單位黨組織報告。
?。ㄋ模┤嫱晟苾炔繉徲嫻芾碇贫润w系和工作機制
制度是關系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問題,要把制度建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強制度意識,加快形成符合新發展格局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部門單位要結合新時代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要求,健全內部審計管理制度體系,特別是持續構建有效落實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改革重點任務、國有資產監管政策以及境外審計監督等重要事項、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補短板、填空白的內部審計管理制度體系。應注意制度前后銜接、上下配套、左右聯動、系統集成,維護制度權威,強化制度執行監督約束,將問責機制貫穿制度執行之中,保障制度執行。在此基礎上,設立與部門單位經營管理規模和結構相匹配的各層級內部審計機構,配備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內部審計人員,強調對所屬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上級內部審計機構要加強對下級內部審計機構的指導、監督和管理,下級內部審計機構發現的重大損失、重要事件和重大風險應及時報告,對漏報瞞報遲報的要追責問責,加強審計項目計劃的統籌和管理,加大審計監督力度,加快形成上下貫通、步調一致的內部審計工作機制,實現本部門本單位的審計全覆蓋。
?。ㄎ澹┤媛穆毐M責突出問題導向
堅持問題導向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和根本要求,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突出特點。堅持問題導向是及時發現問題、科學篩選問題、準確分析問題、全力解決問題的過程。要強化問題意識,聚焦實踐遇到的新問題、改革發展穩定存在的深層次問題,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揭示問題是審計工作的基本職責,也是立身之基、發展之本。內部審計應當將堅持問題導向貫穿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全過程,牢固樹立“有問題沒有發現是失職、發現問題不報告是瀆職”的意識,精準揭示問題、精準把握問題,論從事出、以事立論,客觀準確認識什么是問題、是什么問題、怎么看問題,查透問題根源,一體推進揭示問題、規范管理、促進改革。堅持依法審計,客觀公正,真審嚴審全審,審深審透審實。把握好發展與安全、局部與整體、微觀與宏觀的關系,全面系統辯證地分析看待問題,通過查核財政財務收支、經濟事項處理、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揭示部門單位運行存在的苗頭性隱患和制度性缺陷、管理性漏洞,提出具有問題針對性、實施操作性、效果驗證性的改進意見和建議。
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 在推動統籌發展和安全中發揮新作用
?。ㄒ唬┚劢埂皣笳摺?,推動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沒有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行政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國有金融機構履行政策制定和執行、國有資產管理等責任,是推動和落實經濟社會發展政策措施的重要主體。對本單位及所屬單位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情況進行審計是內部審計工作的首要職責。內部審計應當牢牢把握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加強國家重點行業、領域的改革方向、路徑及政策措施的研究,緊扣“國之大者”強化監督,將推動部門單位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擺在突出位置。聚焦重大政策措施涉及的資金和項目,檢查資金籌集、管理、分配、使用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檢查項目論證、實施、管理、效益的系統性、規范性、準確性,及時發現和糾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為。揭示部門單位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存在的突出問題,總結改革發展創新舉措和取得的成效,推動各級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促進政令暢通和宏觀經濟平穩運行、健康發展,實現內部審計工作目標與部門單位發展目標、國家宏觀政策目標三者有機統一。
?。ǘ┚劢癸L險隱患,推動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和維護經濟安全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能力,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內部審計應當始終把防風險擺在突出位置,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強化風險意識,瞪大眼睛、明察秋毫,加大部門單位運行中各類風險隱患揭示力度,不僅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發揮風險監測預警作用。應當持續關注部門單位的資產質量、經營管理、風險防控、公司治理、內部控制等情況,特別關注關鍵環節、重點領域、重點業務、重點機構以及跨機構、跨市場的風險狀況,促進健全風險防控、預警、處置、問責的制度體系,推動完善風險防范和治理,增強競爭能力和綜合實力。黨的二十大報告特別強調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可靠安全,防范金融風險,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等,內部審計應當結合所在行業、部門、單位職責任務和流程特點,精準識別影響安全的苗頭性、傾向性、普遍性問題,及時提出預警建議,推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聚焦部門單位資金流動、債權債務、金融活動、境外投資、資產處置等風險集中的領域和環節,及時研判分析和預警揭示,推動提升抗風險能力,維護經濟安全。
?。ㄈ┚劢姑裆l?,推動改善民生和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堅持人民至上,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奮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突出保障 和改善民生,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內部審計應當堅持把促進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 人民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看好和推動用好民生資金作為內部審計的重大關切,把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安危冷暖作為內部審計的為民情懷。圍繞完善分配制度、實施就業優先、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等戰略部署,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結合部門單位職責以促進惠民政策貫徹落實為目標,推動細化實化惠民措施,促進解決政策落地存在的堵點痛點,督促各項惠民政策措施落到實處,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實惠。突出惠民資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審計,檢查資金籌集、使用、結余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揭露查處資 金管理使用中的違法違規問題,及時堵塞漏洞,促進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ㄋ模┚劢菇洕熑?,推動權力規范運行和反腐倡廉
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深化整治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資產聚集領域的腐敗,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保證公權力正確行使,更好促進干部履職盡責、干事創業。內部審計應當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要求,圍繞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加強對內部管理的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審計監督,深入揭示不作為、慢作為、假作為、亂作為問題,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規違紀行為,促進領導干部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完善經濟責任審計管理,科學制定經濟責任審計計劃,堅持以任職期間審計為主,對掌握重要資金決策權、分配權、管理權、執行權和監督權等關鍵崗位的主要領導干部加大審計力度。完善審計評價體系,科學把握“三個區分開來”重要要求,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精準定性審計發現問題,客觀公正評價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精準“畫像”,推動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以及整改情況作為考核、任免、獎懲被審計領導干部的重要參考。完善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運用制度,加強與紀檢監察、巡視巡察、組織人事等內部監督力量的貫通協調,發揮監督合力。
?。ㄎ澹┚劢箖炔抗芾?,推動完善組織治理和提高運營效能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入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黨政機關是國家治理的實際承擔者,而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也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黨政機關的執行力、公信力,國有企業的競爭力、抗風險能力,都是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國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因素。內部審計應當將以內部控制為基礎的治理體系審計納入重點工作任務,圍繞內部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制度制定和執行、授權審批控制和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等開展監督,檢查單位內部控制體系設計和運行缺陷。規范開展投資決策、資金管理、招投標、物資采購、擔保等重點環節、重要事項以及行業監管機構發現的風險和問題的專項內部控制審計,促進提升內部控制有效性。加強經營管理活動、職責履行情況、資金管理使用和資產運營的審計評價,關注管理效能和運營效益,促進國有資產合理配置、項目高效運營、資金效益充分發揮。
健全保障機制 在成果質量和監督效能上取得新突破
?。ㄒ唬┘訌娭笇ПO督,提升審計監督合力
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要扎實推進依法行政。審計機關應當按照審計法律法規要求,加強對被審計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一是加強培訓研討,開展滿足內部審計實際需求的業務培訓和交流,宣傳先進經驗和典型事例,促進相互借鑒。二是建立完善檢查制度,采取日常監督、結合審計項目監督、專項檢查等方式,對指導監督對象審計整改情況、內部審計制度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工作質量等情況進行檢查。三是依法核查社會審計機構出具的審計報告,完善核查流程、方式方法、內容重點、問題處理和成果運用等機制,提升核查成效。四是建立與國資監管、金融監管、教育、醫療等行業主管部門的協作機制,發揮主管部門作用,共同推進規范部門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五是加強對內部審計自律組織的政策和業務指導,發揮其在內部審計行業交流、理論研究、規范制訂、職業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ǘ┘訌妰炔繉徲嫻芾?,提升審計成果質量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遵循經濟發展規律、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高質量的審計成 果 是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實現審計目標的重要保障。部門單位應當將內部審計質量作為衡量審計實施效果的關鍵。一是堅決做實研究型審計,推動拓展審計的深度。加強對涉及部門單位發展政策和業務的研究,研為先導、研以致用、以研促改、研學相長,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前瞻性和建設性。二是創新項目組織管理方式,優化審計資源配置。加強審計項目的統籌規劃,倡導“本級統領、上下結合、統一組織、協同作戰”的組織方式,整合審計資源,綜合運用上審下、交叉審、同級審等審計運行模式,積極推進跨層級跨區域審計。三是完善質量控制機制。健全審計質量控制制度,明確審計質量控制標準和措施,建立分級質量控制,明確責任主體、權限、程序和作用發揮機制,強化審計組長和主審責任,建立審計質量責任追究機制。四是加強外聘社會審計機構管理,明確界定所聘請社會審計機構的權 利和責任,明確質量考核檢驗標準。
?。ㄈ┘訌妼徲嫲l現問題整改,促進審計成果運用
部門單位應當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抓好審計發現問題整改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突出審計成果運用導向,做好審計工作“下半篇文章”,確保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到位。一是注重壓實整改責任。把抓好審計整改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壓實被審計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整改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對審計整改工作直接抓、直接管,對審計查出的問題形成清單,逐項分解到責任部門和單位,明確整改標準和要求,及時跟蹤督促檢查整改情況并及時上報。主管部門應認真落實監督管理責任,一體推動揭示問題、規范管理、促進改革。二是注重建立健全整改查出問題長效機制。對審計發現的典型性、普遍性、傾向性問題,應當及時分析研究,制定和完善制度,推動部門單位公開審計結果及其整改情況。三是注重強化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運用。部門單位應將審計結果以及整改情況作為考核、任免、獎懲領導干部和制定政策、完善制度的重要參考,應對審計發現的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按照管轄權限依法依規移送紀檢監察機關、司法機關,加強與紀檢監察、巡視巡察、組織人事等內部監督力量的貫通,推動建立信息共享、成果共用、重要事項共同實施、問責共同督促落實等工作機制。
?。ㄋ模┘訌娦畔⒒ㄔO與運用,提升審計效率和能力
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各產業結合形成數字化生產力和數字經濟,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的重要方向。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數據要素正在成為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之外最先進、最活躍的新生產要素。部門單位應當認真落實堅持科技強審、加強審計信息化建設的要求,積極向信息化要資源、向大數據要效率。一是加快推動內部審計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與應用,落實經費和技術保障措施,構建內部審計與決策、投資、財務、資 金、運 營、內部控制等業務信息系統相融合的信息化平臺,積極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探索建立審計實時監督平臺。二是加強數據資源分析利用,探索創新審計技術方法,積極運用“總體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實、系統研究”的數字化審計模式,加強現場審計和非現場審計結合,強化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的關聯分析,充分運用數據開展問題核查、評價判斷和宏觀分析。三是強化數據安全保障和風險防范,健全數據管理制度規范,建立數據應用的基本規范和評估標準,提升數據管理水平,保障數據安全。
?。ㄎ澹┘訌娙瞬抨犖榻ㄔO,筑牢審計發展根基
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部門單位應當對標要求,全面加強內部審計人才隊伍建設,塑造職業精神和專業能力,不 斷加強自身建設,為更好履職盡責提供保障。一是堅持用政治眼光觀察和分析經濟社會問題,提高審計人員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培養從 政治上研究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揭示經濟問題、經濟責任,反映政治問題、政治責 任。二是健全內部審計職業教育培訓體系,分層分類開展審計技能和業務知識培訓。三是健全完善審計專業職稱評審機制和人員培養機制,完善激勵約束機制,注 重用審計實績進行考核。四是加強實踐鍛煉,以審計項目為主要平臺,在審計一線淬煉隊伍,不斷加強審計人員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著力培養提 升能查能說能寫本領。五是完善人員交流和選拔機制,加強業務部門和內部審計機構之間的人員交流,注重引進具備復合型專業技能的人才。(作者李鳳雛系審計署內部審計指導監督司司長)
來源:審計觀察